读完威廉·吉布森的短篇小说集《全息玫瑰碎片》,耗时7天。 印象最深的一篇竟是《酒吧里的归栖者》。按说此文以情节…Continue Reading “主要看气质”
上个月底读完了小沃尔特·M·米勒的《莱博维茨的赞歌》。 这部作品出版于1959年,是为冷战危机冲突升级的时代。…Continue Reading “这个世界需要文学的悲悯”
当科幻来到探讨人类与人造意识的区别及其存在的意义这样的境界之时,便不再只是文学作品,也上升到了哲学的范畴。 新…Continue Reading “从掀起一种思考到形成流派”
《与罗摩相会》是我初读三大黄金时代科幻作家的作品。 阿瑟·克拉克在接近五十年以前的20世纪70年代展望人类未来…Continue Reading “拥抱未知”
总觉得自己在文学作品上的涉猎和理解过于贫瘠,于是也曾尝试着读过一些王尔德或是泰戈尔。我承认他们许多的词藻与意境…Continue Reading “欧·亨利花枝招展的文字世界”
金庸先生跟严肃文学距离几许的问题,我无法评判,但他作为执华语文学一支流派之牛耳的成就,应当是无甚争议的。 作为…Continue Reading “也谈金庸”
即便只是一本旅游导览,丹·布朗的小说我也还是会读下去的吧。毕竟除此之外并没有哪一位作者是我稍有所关注的了。 我…Continue Reading “即便只是一本旅游导览”
这一个如今在流行文化中时不时露个脸的诡异生物,其影响力不可谓不大,以至于我在不久前刚刚被推荐阅读《克苏鲁的召唤…Continue Reading “深海血肉克苏鲁”
寂寞的异乡、孤独的夜晚,大概特别适合思念童年时候的故乡。 1940年,萧红在香港写完《呼兰河传》。这时候,28…Continue Reading “家是远方”
呼愁 奥尔罕·帕慕克的伊斯坦布尔城布满了浓浓的“呼愁”。20世纪奥斯曼帝国的衰弱,给整个国家、国民以及这座曾经…Continue Reading “从一个人,看一座城——《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