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先生跟严肃文学距离几许的问题,我无法评判,但他作为执华语文学一支流派之牛耳的成就,应当是无甚争议的。
作为一名读者,我入武侠的坑晚而浅,但终究是入了。老实说武侠小说我只看过金庸的作品,也只粉金庸的武侠世界。其他的,诸如金古梁温黄之中另四位的武侠故事,皆不曾读过(包括影视作品)。
可见我并不是一个对此题材感冒的读者,然而“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十四部作品,倒是一部不落地在大一时期读了个遍。想来那时候是刚刚入学,百无聊赖之下看小说足以消遣之外,也有很大一部分因素在于暑假时看了不少的电视剧的缘故。
小时候受家庭因素影响,没怎么看过武侠剧,即便是港版九十年代末拍的风靡一时的几部也没有赶上趟儿,及至中学暑假期间看了大陆张纪中拍的版本,十几岁的男孩看武侠,假期里天天看,说有几分迷恋也不为过。再到大学入学那会儿——略为陌生的环境,大把空闲时间,加上无忧无虑的处境(现在真是想也不敢想了)——兜里揣着已经可以上网的诺基亚5310手机,干脆把原著读一遍吧……
于是从三万余字的《鸳鸯刀》到一百二十三万字的《鹿鼎记》,陪伴了我那头一个学期无聊的课业和不眠的夜晚。曾为“侠之大者”的家国情怀而澎湃,也曾为韦小宝嬉笑怒骂的反英雄式人生而动容,庞大而又镶嵌入中国历史时代的背景设定很容易让人将所有作品中的人物故事串连起来,脑补式地构建出一幅连绵的世界观。而诸如“射雕三部曲”等一系列作品中也体现了金庸先生至少部分有意地在暗示读者可以作这样的联想。这也是为何我奉金庸武侠为经典而对其他哪怕是同样享有盛誉的武侠作品不为所动的原因。
一个塑造了许多有血有肉的英雄人物(反派、路人亦然)的人必然也是个精神世界极为饱满之人,更何况乎从他作品面貌变迁中通够品尝出其人生观的积淀与改变了。从《书剑恩仇录》中动辄大是大非,到《鹿鼎记》里藏匿于江湖脸孔深处的人世百态,可以清晰地辨出金庸已然从一个连载小说作者跳出,用他览尽人世与江湖的阅历在讲述故事。
大一时候的我还不能参透这些个。现在呢,似乎可以被触动了。纵然武侠的世界多半是浪漫与天马行空式的——金庸的故事也许多如此——但他的故事也不止于此, 更多更深刻的江湖留在了十五部作品当中,他们不会随金庸先生的辞世而消散,而注定如海宁盐官的大潮一样,滚滚翻腾,涌动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