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索克拉底眼中的欧罗巴

Categories 凿壁借光, 抱残守阙, 海阔天空
mythology Europa
Europa女神画像,来源于1700年的一张欧洲地图的装饰部分。

在希腊神话中,欧罗巴(Europa)一词原为泰坦俄刻阿诺斯与忒堤斯所生三千河海之神中的一位女性神祇的名字。

在公元7世纪上半叶之后漫长的岁月中,欧罗巴(以及欧罗巴的姊妹亚细亚)的名字渐渐演化为地域的代名词。这种演变比较缓慢,因为最初词语所形容的区域十分含糊且狭小。

古典学者贾奎琳·徳·罗米利认为,生活在公元前5至4世纪的希腊教育家伊索克拉底在赋予这个词汇以更丰富涵义上,显得十分积极而且观点鲜明。

说起早先“欧罗巴”地理意义的模糊,指代的或是希腊的东部边界,或是系列半岛除去伯罗奔尼撒半岛的部分;除此之外若有涵盖更广一些的“欧罗巴”,覆盖的仍旧只是由众多城邦组成的整个希腊(伊索克拉底眼中的欧罗巴就是这一种)。所以当波斯王薛西斯意图“征服欧罗巴”之时,他的意思是其实是说要征服马尔马拉海和地中海对岸的希腊,而并没有对现在所知的西欧部分动什么念头。

就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伊索克拉底首先强化了希腊是“欧罗巴”,波斯是“亚细亚”的观念,进而——出于一种现代人非常容易理解的地域主义观念——给予两个描述地理区域的词语以政治意义。

首先,出于敌对状态的结果,伊索克拉底将“欧罗巴”作为与“亚细亚”一词势不两立的词语使用。贯彻在多数使用情况中的是对欧罗巴的强烈自豪感和对亚细亚的鄙夷。他虽未详述希腊的文化优势何在,甚至没有将希腊的民主制拿出来对比君主制说事,但在各种雄辩的言辞中都展露了对己方文化的优越感;而亚细亚的波斯人则被他视为野蛮人。

不过同时,伊索克拉底也毫不掩饰对波斯繁荣境况的承认。他认为欧罗巴不如蛮荒更繁荣是一种耻辱,因而渴望战胜敌对者,“将如今属于亚细亚的繁荣带回欧罗巴。”

为了实现这一愿景,伊索克拉底提出了让希腊诸城邦联合对抗野蛮人的希望和规划,多次致辞各邦谋求创建“欧罗巴”的统一体。在此过程中,伊索克拉底对“和睦”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挖掘。他对历次的城邦联合的失败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藉此对领导者进行批评。而当他谈到“过去”的某个伟人,颂词的主要方面总会是此伟人为希腊人的和睦做出了显耀的贡献。

可以发现,此人的理念中有着许多地域主义和极端爱国主义的影子,并将所有理念用一个一体化的词语“欧罗巴”进行包装和升华,提升说服力。这种使用方法在后世屡见不鲜,百试不爽。

或许与后来的案例存在区别的是,伊索克拉底在论述时更率真且直言不讳,“提供了一副更生动的图景。他虽顽固不化,却多才多艺,带有理想主义色彩,却又不乏清醒……哪怕他们屡遭挫败,还是堪为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