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4年的今天,神圣罗马帝国治下马德堡的市长奥托·冯·居里克(Otto von Guericke)跑去了雷根斯堡的帝国议会前,向他的皇帝斐迪南三世(Ferdinand III)展示了一项创新式的实验:一对特制的铜质半球合二为一,在用泵尽量抽去球中的空气之后,三十匹马也没能将两个半球拽开,直到阀门重新打开。

这便是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让世人直观地体会到大气压的威力,同时也尝试性地去以发明设备(真空泵)的方式来制造真空环境。

那以前的1643年,同样是借助大气压的作用,伽利略的徒弟,意大利人埃万杰利斯塔·托里拆利(Evangelista Torricelli)使用约一米长的玻璃管和一盆子的水银创造出了自然界可形成的『托里拆利真空』,顺便还发明了气压计。

而在这之前往前推将近两千年的岁月当中,许多人都笃信先哲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曾说过的那一句『自然界厌恶真空』。毕竟在明眼人看来,真空无处可寻。就连托里拆利都说过:『我们住在空气之海当中。』

自然界当然厌恶真空——至少在我们生活的这颗星球上是显著的如此。何况公元前4世纪的亚里士多德对于物理世界的描述也不仅仅是局限在粗浅的经验主义之上。恰恰是他对于自然事物的研究与阐释,发展出自然哲学的思考引领了人类后世的物理等各项自然科学的发展。

也不能否认,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实质上是真空并不存在。这并不正确。

后世的托里拆利、居里克们没有被先哲的论断所束缚。科学的实验背后蕴藏的是探索的精神、思辨的理念与科学的方法论。

托里拆利的水银玻璃管与居里克的马德堡半球,都令人类在亚里士多德的论断下更进一步理解了看不见、摸不着的大气的存在及其力量,更令人类跨越式地理解了看不见、摸不着的真空的存在。

回到先前的问题:自然界厌恶真空吗?

哲人以系统的论证告诉我们,自然界不允许真空存在。在当时对万物可理解的条件范畴下,一度无懈可击,足以称之为真理。但是当科学探索的边界大幅向外部拓宽的后来,就有了更广大的,不被『厌恶』的真空疆域。在自然哲学—科学的精神层次上,亚里士多德、托里拆利、居里克无疑是一致的;他们所留传下来的物质精神遗产也是一脉相承的。

探索的精神、思辨的理念与科学的方法论,有了这些东西之后,对于人类而言,真空这个小小里程碑早已不再是探索自然的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