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otopia的边境

Categories 凿壁借光, 谈天说地
a still from Zootopia 1
《疯狂动物城》剧照。©2016 Disney

迪士尼《疯狂动物城》的成功,绝非动物身上的几撮毛那么简单。

毋庸置疑,迪斯尼动画和其他一些好莱坞动画工作室拥有着世上最顶尖的制作技术。但正因如此,似乎技术上的因素并不是一部好莱坞动画电影成功与否的标志。毕竟在每一年,迪斯尼、皮克斯和梦工厂都会轮番而来,奉上有着最新画质的工业数字动画作品。

最新一波的攻势里,《头脑特工队》在创意上做足了功课,《功夫熊猫》则继续顶着中国风的光环;相比较而言,《疯狂动物城》此番是依靠什么赢得了一致的好评呢?

刨去几乎所有动画电影都会述说的良好(有时用的是另外一些形容词,比如“陈腔滥调”)的剧本、冷不防的幽默桥段、某些精心设计的细节和彩蛋之外,我认为构建一个好故事背景的前提是勾画好故事所上演的这个世界的概貌。

这个世界描绘得越细致,就越不会令观看的人觉得这故事只是发生在摄影棚里或者后期制作的软件中而已。因而虽然要求细致,却未必是摊开双手直接展示的内容,在某些时候常常需要潜移默化式,润物细无声地做好辅助性的工作。在《疯狂动物城》中,Zootopia既是一座城市的名称,同时也是迪斯尼为整个故事上演所安排的恢弘场景。

Zootopia这个名称也有小故事,单词zoo(动物园)加上古希腊语中的τόπος(地方)的英语写法topos,-ia是很常见的英欧语系中表示“地方”的后缀。-topia最知名的用法是utopia(乌托邦),美好的地方,大概也是制作者想传达的主旋律。不过在欧洲的多个国家改用成了Zootropolis,英语单词metropolis(大都会)的变体,本身也来自于古希腊语,polis就是古希腊“城邦”的含义。其实美国本土作为前大英殖民地,也有许多地名有这个词根,Indianapolis(印第安纳波利斯)、Minneapolis(明尼阿波利斯)都是大城市。


 

给一些细节与线索,人们会对故事背后世界的『大』有着各自脑补的概念

a still from Zootopia 2
《疯狂动物城》海报。©2016 Disney

这座虚构的城市最显著的特征便是大且多元,容纳了不同的种族与阶层。Zootopia分为了撒哈拉广场(Sahara Square)、啮齿区(Little Rodentia)、雨林区(Rainforest District)、苔原镇(Tundratown)等等,充满了光怪陆离包罗万象的即视感。从城市地图的一瞥可以看到这座巨型的动物城市还有许多看起来很有特色的区域尚未在本片中展示出来,但管中窥豹,设计中的Zootopia毕竟是一个硕大的舞台,足够为更多故事的上演提供场地。

之所以突出这一点,是因为这种『大』会给人们留下无比的想象空间。正因为我们本身所处的现实世界也是大且多元的,伴随我们阅历的增加,总会有着各种令人新奇的事物出现;在电影或者其他的作品中,我们也会用同样的联想力来看待构建出来的虚拟世界,潜意识中将会期待更多的新奇来冲击感官。

西方人所一直钟爱的,同时也是把玩得娴熟的魔幻/科幻题材,通常都不能例外地满足这个特点。魔戒系列、星球大战系列,从广袤的“中土世界”到无垠的宇宙,更加宽阔的世界背景为更丰富的剧情乃至观众联想提供了无穷尽的空间。

有人会说这只适用于对现实世界更熟知或更厌倦的成人,儿童看的动画或许没这必要。其实不然,举个面向青少年的著名案例吧:哈利·波特系列。这毫无疑问是最近一部在全世界的低龄读者和观众中都留下巨大影响力的作品,J.K.罗琳到底为霍格沃兹所在的次元设置了怎样一个魔法世界,让我们来拣若干个小细节瞧瞧:

  • 在自然界,存在有弗洛伯毛虫、护树罗锅、夜骐、鹰头马身有翼兽这样的奇特生物;
  • 除人类外,还有像妖精、地精、巨人、媚娃这样的智慧种族;
  • 匈牙利树蜂、挪威脊背龙、中国火球这些火龙的名字透露出魔法世界与现实世界一样广褒;
  • 英国的霍格沃茨外,至少还有(法国的)布斯巴顿与(斯堪的纳维亚的)德姆斯特朗这样的魔法学校在教授魔法课程;
  • 有关魁地奇世界杯决赛的描述,说明魔法世界也有国家之分;
  • 魔法部是英国魔法世界类似政府的存在,而在国际上,则有国际巫师联合会这样的政府间组织……

虽然上述的许多内容都只是厚厚的书本中片言只语带过的小细节,但在有心的读者眼中就将填充内心深处对于未知的疑惑,转而幻化为偌大一个神奇的魔法世界。


 

塑造虚拟的世界,要有诸多的设定,但完全不需要依靠闭门造车

从上面《哈利·波特》系列的例子就能看出来,大多的世界性设定都从现实生活中的认知中延展开来,并不是作者无端的生造。古灵阁是银行,阿兹卡班是监狱,骑士公共汽车有点像伦敦标志性的双层巴士,魁地奇招致巫师们的热爱则完全对应了足球在现实中的地位。

Zootopia大都市又何尝不是如此。狐狸狡猾,兔子弱小,狮子是万兽之王,看来在全球人民的眼中都适用。把树懒缓慢迟钝的特点加之在公务机构慢条斯理的工作人员身上,真叫人看得又好笑又解气。雨林区里住着美洲豹,苔原镇上会遇上北极熊,灰狼们的“午夜嚎叫”是传染性的……所有拟人化的生物在影片中依然带着自己鲜明的特性,完全取材于人类大众对这些动物的认识。

更不必说满大街的品牌和广告了,无一不是对现实世界的写照,简直就是人类商业社会琳琅满目的翻版。『Just zoo it.』还真是耳熟能详啊。

有人说《疯狂动物城》里充满了社会学知识的彩蛋。拟人的动物们代替人类,双足直立行走,衣冠齐楚,在高楼林立的城市中彼此间行使着刻板与偏见。而食肉动物与食草动物间所出现的裂缝就像是人类社会中种族间的嫌隙;到了Zootopia市政厅这个政治领域,狮、羊两位市长又影射了激进与保守两大势力的角逐。还有人会把这部动画影片与将近的美国大选以及热门候选人川普联系起来分析,对此我只能说这果然是好大一盘棋。


 

a still from Zootopia 3
《疯狂动物城》海报。©2016 Disney

《疯狂动物城》得到了广泛的好评,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迪斯尼动画为这部作品不动声色地在观众的心中悄悄地放入这样一个既庞大又充满熟悉感的背景,给一个不错的正义故事的进行提供了完善的后勤保障。

至于动物们身上质地不错的毛发,必须承认或多或少起到了些锦上添花的作用。

现实世界之所以总是令人心生向往,正因为她广阔无垠,又无所不包。Zootopia若真是很大的一座城,那她也必将还有许多地方值得继续探索,因为像这样一座都市假若放在现实中,每一天都将会有更多有趣的故事在她的每一个角落里上演。

Zootopia的边界有多远,她就会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