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西伯利亚的萧瑟

Categories 抱残守阙, 海阔天空
《弗拉基米尔大道》Владимирский тракт

19世纪下半叶的俄国处在历史更替的节骨眼,搭载着现实主义的洪流,以巡回展览画派为代表的一波画家冲上了舞台的前方,用画笔与颜料掀起一股艺术回归俗世,服务现实的运动。

作为以风景画见长的大师,伊萨克·伊里奇·列维坦在其中应当是属于较为温和的类型了吧。

列维坦的风景画充满了俄罗斯广袤土地上自然以及农村生活的宁静与美丽。

若是单论风景画的写实,尚有伊万·伊万诺维奇·希什金在大自然的写实方面更有建树。然而相比起希什金,列维坦之所以在历史的长河里更具有影响力,恐怕也是因为他在表现现实主义的流派方面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弗拉基米尔大道》创作于1892年,这也是列维坦正式加入巡回展览画派之后的一年。在社会运动风起云涌的当口,列维坦在莫斯科通往西伯利亚的必由之路——弗拉基米尔大道,追思起19世纪20年代革命失败被沙俄政府流放至西伯利亚的十二月党人,创作了这幅写生作品。

简陋的石子路传递着一种深沉的萧瑟,一眼望不见尽头的路途直到遥远的地平线。目之所及,天空上密布的云朵和地面低矮的植被,伴随着的只有面对未知的孤寂。

画面里没有汗水与鲜血,但仿佛能让人听见曾被流放途中至此的人们手脚之上的镣铐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