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依旧继续投入于码字工程——撰写论文——中。俗话说书到用时方恨少,高考后再一次领略到此句威力,假期回家遂各种翻书找理论依据作支撑。虽然字没码多少,不过开卷有益,翻到的ABX传播模式有点意思,分享一下。
对于信息传播,大家熟知拉斯韦尔同学的“5W”模式。有位叫纽科姆的同学也很有见解,1953年的时候他提出,个体间传播的动态特征可以用以下的图模来解释:
在这个纽科姆模式中,A、B分别代表两个个体,X是A与B共同环境中的物体,也是A与B的认知对象。A认知X,A与B交流,B会做出对X的认知反馈,同时B也对A做出传播反馈。
图中的X几乎可以作任何解,不过我突发奇想,如果把X作”兴趣”解释,把整个大环境指定为社交网络,或许也能牵连出很多的思考。
一个人的社交网可以由各种不同的“关系”所组成:亲属、邻居、同学、同事,或一些外扩圈子,这也是诸多大众型SNS所着力为用户开拓的社交关系。可曾想过,X,就如同字母本身所蕴含的意义一样,能为社交互动带来更丰富的渠道。
指出“兴趣”重大作用的名言一定有很多,但我只想到最俗最2B的一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T_T ,太次了。没辙,只好search一句来滥竽充数:
兴趣意味着自我活动。
——约翰·弗里德里希·赫尔巴特
在理想的社交环境中,“自我活动”所带来的社交圈,无论在数量上还是社交质量上,都会高于前文所述的各种被动接受的社交关系(非绝对,可能有重合。如基于兴趣所找的工作,同事同时也可以是“兴趣”社交)。这也是为什么各种有特色的垂直化社交网站出现,以及众多大众类社交网站推出功能满足“兴趣”社交需求的原因。
大众型社交网站都不忘在“兴趣”上做文章,Facebook上的专属页,twitter和其他微博(如果可以算社交平台的话)上的##话题,Google+上的sparks,tumblr上的spotlight,微博上的微群。各种基于兴趣的垂直化社交网站日渐林立,如果壳网、时光网、虾米音乐网、蘑菇街;豆瓣小站、知乎领域也少不了兴趣的印记。
再往下继续思考探索,很容易发现“兴趣”味道更加明显地体现在已经逐渐淡出人们视野的网络论坛中。我本人曾经泡过或印象深刻的几个论坛:艾泽拉斯国家地理、52pcgame、渤海论坛、高楼迷、地铁族、小米论坛等,无一不是建立在志同道合的访问者们澎湃的激情之上。同时也能看出,X这个因素,或者说X的大环境,在现实的互联网中,其质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信息把关人的把控。各式各样的论坛——以及那个著名的度娘贴吧——洋溢着漫山遍野的灌水贴和扰人清梦的外链,或者沦陷为午夜约炮平台……“兴趣”缺少了肥沃的土壤便很难扎根生长。
一个优良的社交环境下,A若对X的认知趋向愈强,同时对B的影响也很深,那么为了保持此模式的平衡,B对X的认知及他对A的反馈也就会愈强。因此,纽科姆模式也被称为纽科姆对称模式,这一点鄙人在豆瓣电影、知乎的IT话题等方面感受较深。
上面所说的传播理论基于本人最粗浅的解释。1959年,纽科姆本人对该命题进行了若干改进;后世的传播学家,如韦斯特利和麦克林,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模式进一步作了修正。如果感兴趣可以在互联网上搜索查阅。
1 thought on “ABX传播模式与“兴趣”社交”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