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算不上一个足球迷,最多是那种平时偶尔关注,一到大赛也会熬夜的“伪球迷”。
今天早上例行刷微博,看到一则宇宙队巴塞罗那俱乐部下赛季新球衣的支持度投票,作为将巴萨视作本人为数不多的关注球队,毅然前往点击选项。投票罢,跳出的结果却让我略有诧异。
先简单铺陈一下背景材料。巴塞罗那(Barcelona),是西班牙加泰罗尼亚(Cataluña)自治区的首府。加泰罗尼亚受历史、民族、地域、语言等因素影响,一直是西班牙国内自治乃至分裂主义声音最为高涨的地区,类似英国的北爱尔兰、法国的科西嘉岛等地;更要命的是包括巴塞罗那在内的加泰罗尼亚又是西班牙的经济重镇,因此当地历次的自治或独立公投,支持票都很高。
前文中说到的巴塞罗那俱乐部新球衣,正是彻头彻尾使用了加泰罗尼亚旗帜元素的一套服装。
单纯看这套服装,真是无甚美感可言,按我的审美也觉得与原来的巴萨主场球衣相比简直是弱爆了。但就是这样一套蕴含了十足独立倾向元素的球衣,据微博称在当地获得了54%的支持。
反观新浪微博中发起的投票:
“很喜欢”连10%都不到
“不喜欢”则超过了40%
“可以尝试作为巴萨‘客场’球衣”的潜台词是“不要挤占了经典的主场球衣设计”。
评论栏中也有各种直言说丑的。
巴塞罗那本地的球迷和中国铁杆巴萨球迷估计忠诚度差的不会太多,为什么在这套球衣上的态度差这么远?稍微一细想,理由也很简单。中国人说钓鱼岛那嘎达是俺中国的,一堆人恨不得天天上街砸车攻击大使馆。巴基斯坦人跟天朝不挺亲的吗(曾经有一个巴基斯坦四有青年在FB上热情洋溢地拉我进群组聊天,囧rz),也没见伊斯兰堡或卡拉奇挂起什么反日游行。
其实大海中的几个小岛屿对于游行队伍中的某个高校学生的实际意义跟对于那位骚扰我的巴基斯坦青年的意义是一样的——毫无意义。
归根结底,不在一处,舆论环境就迥异。因而在看似两个相似的群体中,同样一则信息所导致的结果也许不怎么相近,甚至差得挺远。
舆论不只停留在口头上,舆论是行为的助推器。
Pinterest旋风一挂,大洋彼岸就瞬间出现成堆的瀑布流。不过这在本质上并不是一种“成功”的行为,只停留在商业行为的地步,而并没有真正产生消费这么多类Pinterest网站的访问行为。
若要真正举一个舆论助推行为的例子web2.0概念到如今早已烂大街,然而web2.0却已经实实在在地深入到互联网的每一个角落,而且如由用户端产生内容这样的趋势显然是不可逆的。
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但这些例子中的大部分实际上也是两者的相互推动。冬天里的雪球,坡越抖,雪越厚,则越滚越大。当然,还是要着重强调一下即使是这样的滚滚大潮,在不同环境下具体的行为方式也会截然不同。
舆论和行为可能是一时的,但某些舆论或许就会使得某些事物固化下来成为一种持续性的大众习惯。
在巴塞罗那足球队的新球衣是好看或难看这种选项中做出选择看起来并不需要“习惯”插手(不过,或许球迷们对老式球衣有着习惯性的热爱),但对于那些热衷于加泰罗尼亚独立运动的人们而言,看到红黄相间的象征会“习惯性”地做出选择。这样猜测或许有些偏激,但很有可能。
习惯与我们所接触的东西息息相关,这些东西包括听到的舆论和看到的行为。这些舆论和行为组成了我们的生活环境。说到“大城市”,华北的同学会首先想到帝都生活,长三角的同学们则不由自主地说起魔都轶事。以下为“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关键词在百度指数上的搜索城市排行。
帝都:
魔都:
妖都:
应该可以一目了然。
习惯是一个更加要命的东西,它没有更深刻更内涵的缘由,它有的只是原则。再好的东西没有屈服于习惯,也就等于法拉利撞墙。
亚马逊是全世界最棒的购物网站,每个人都在说amazon.com的用户体验多么完美。非常不幸, 我是一个先有在淘宝、当当购物经历,之后才接触到amazon.cn的人。我承认亚马逊有着强大的推荐引擎,搜索栏、类目导航和购物车按钮也是后来者模仿的对象,但这些都是后来才意识到的东西。我深深的记得我第一次试图在amazon.cn下单时找不到点击对象的困惑;直到今天,尽管amazon.cn已经成为我买书的首选,购买过程中依旧会遇到一些小障碍(或许也说明了我阅读有限……)。
亚马逊中国的商品不错,价格竞争力强,物流也靠谱,但是在适应国人“习惯”上还得做些文章。
如果不想去适应那些陈旧而迂腐的习惯,那就只好去颠覆它了。近来最著名的颠覆者当属史蒂夫·乔布斯了,颠覆了智能设备行业的既有完美的ideas,也少不了marketing。口碑传播、饥饿营销,从制造舆论到引爆行为,最后使原有的习惯解体并取而代之。
话说,iPhone都快出到第六代了,期待新花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