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西湖区,逮到机会逛一下美院象山校区。
深秋时节的下午却不觉凉,校园依山傍水,宁静素雅。建筑一如水岸山居、民艺博物馆、国际设计博物馆等等,各领一番风味,不枉艺术之名。
美则美矣,然缘何美之?
我虽是个艺术领域的门外汉,若非要硬来两句也能强行道个一二三。但行走间却也强烈地意识到,我们的审美理解在绝大多数领域都是被引导、构建出来的。许多似乎是被本能般触及的视觉上舒适感,实际都是出自于后天的训练。
因此审美也是一个思辨的过程,她跟随对万物理解的变化而缓慢进化,烙印成为世界观的一部分。
周六,富阳区,去听说了很久的杭州野生动物园。
乏善可陈,比我原本想象中糟,没有什么美可言。
周日,桐庐县,顺道去严子陵钓台附近坐了趟富春江游船。
风在山水乡野间更能彰显它的特性,让人意识到这已经是深秋甚至是冬季时节了。
严子陵钓台景区正在封闭修缮,据说是为了更加方便地让游人领略此地的美,但这并没有阻碍游船的运行。
富春江美吗?我觉得还是美的。层峦叠嶂遥映在水波的对面,从江涛到山树再到天际,碧色与青色以一种渐淡的方式呈现出次序般的捉摸不透。
显然,实则我没有遇到烟雨朦胧的最佳观赏时节,但那也并没有多么重要——我猜富春江的美,更多是在于传统文人的寓情山水。此时设身处地,拙劣地代入一趟古来隐居人远眺时的心境,也就能够尝试着去浅浅体察一番出世者苍茫之美的情结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