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最被“种族歧视”问题困扰的地方大概是被称为民族熔炉的灯塔国,这种反差挺有讽刺感。
到今天,新闻里满世界举着牌子高喊平权的白左们,同甚至可以高高坐在白宫里的或者(曾)坐在大伦敦市政厅里的金发保守派傻冒们天天还在相爱相杀,上演着这个星球上喧嚣不止的闹剧。这样比较起来,《绿皮书》的表现就让人舒坦得多。
以往看过的那些述说种族故事的影片——不论是《为黛西小姐开车》、《绿里奇迹》、《遗愿清单》还是《触不可及》,虽说的确动人,却也掉落进同样的窠臼之中:高处的白人与底层(善良平和的)黑人在心灵端的和解。
而《绿皮书》给出的是一种戏剧性的反差,用今天流行的词儿讲,就是“反差萌”。
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白皮肤下人托尼,与高学历有教养的黑皮肤音乐家唐·谢利博士。这种反差和我在文初提到的反差比起来,可能显得还不是特别刺激,但作为一部(小说改编的)电影,加入了适量的喜剧元素,就勾勒出了强烈的戏剧冲突。
我们无法回到上个世纪60年代,经历那时候的社会变迁,像我甚至还未能踏上过灯塔国的土地,更无妄乎体验到南部诸州彼时(或许时至今日依旧残留下)种族主义泾渭分明的处境。不过一个白人司机一边吮着手指,一边教后座的黑人吃肯德基这样的笑点还是很容易捕捉的。
而如此高贵而受人敬仰的音乐家,也逃不过深南州根深蒂固的区别对待规则。这源自于19世纪以来普遍存在于美国南部,用于南北战争之后替代老式种族隔离制度的一类受当地法律认可的形式,也是《绿皮书》影片名称源头Green Book这种印刷品存在的理由。这是电影在中后段展现的另一种反差——这一层反差显然说不上“萌”,反而让人更能够体会社会隔阂之深与集体陈旧观念的可怕。
幸好这位音乐家雇佣了一位进可撸袖子干架,退能买炸鸡充饥的白人司机托尼。作为主旨,跨种族的友谊不失时机地跳出来,救危机于水火之际,也帮主创们顺利地拿到了小金人。
而当托尼鸣枪吓退酒吧外埋伏在车后,意图偷袭劫财的黑人时,也是在提醒观影的人们, “肤色”可并不是能够草率解释这世间是非、对错、善恶的答案,如何更审慎地去看待由肤色所引发的社会问题,才是一部合格的阐述种族主义现象的电影。
黑人应该弹奏古典乐还是爵士乐?唐·谢利博士显然是更热衷于前者。但当他弹奏起爵士时,也能够十分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