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盒子正在出现,并且试图进入我们的客厅,爬上我们的电视,占据我们的视线。经不起诱惑,我也买了一台(小米盒子),尝试着用了,感觉还不赖,至少为看视频提供了一种新的屏幕尺寸选择。不过,盒子们显然有着许多需要做的事情。
沙发土豆表示需要更多的节目
风靡一时的iPod问世之前由iTune先做好了铺垫,而iTune引入的iTune Store音乐商店为这款音乐播放器的持有者提供了海量的选择,引领了音乐行业在数字领域内的兴盛,可见消费型硬件设备中内容的重要程度。对于一台电视机而言,视频是其承载输出的内容,那么什么特性能够吸引我们走出既有的广电直播电视呢?最直接的做法是推出比直播节目更多的视频内容。除了看卫星或数字传输的直播信号,视频库中要有其他东西——昨晚的欧冠八分之一决赛、上个月的陈奕迅演唱会、去年夏天的某部电视剧……价格还要实惠,怎么着也得比广电旗下的数字电视便宜,这般方可挖来墙角。
按照经济学社会大分工的理论,盒子们要获取更多的视频资源,就得有更多的视频制作商或分发商前来贡献一份力量并分得一杯羹。这就得靠盒子们努力谈判了。当然,现实中也有既发内容又造硬件的,比如乐视,个人觉得立场太正的难成集大成者,不太看好。放眼望去,无论是iPod中的音乐还是Kindle中的电子书,都要体现分工与分赃并举的原则,而五五分成或者你三我七那些个都是细枝末节。
几年来,广电部门也认识到了这一点,很早就开始布局数字电视盒。不过说句实话,官僚机构推的东西真不咋的。
要么更酷,要么滚蛋
从这几年的情况来说,电视其实被默默地视为老掉牙的东西。身边的同龄朋友,就算是爱看电视剧的那类,也更倾向于捧个笔记本或是手机平板之类的智能设备追——即使那些东西屏幕小得多——就因为电视只知道一根筋地一天两集,而且没法暂停快进,简直弱爆了。
上面提到的平庸还只停留在一定的层面。如果你玩过微软的xbox或者索尼的Play Station就能大致了解为什么业界会把这两家视作占据大众客厅的先行者:因为他们的游戏机产品很酷,直接将电视变成了人们家中的娱乐中心。
除此之外,更酷还要体现在硬件上,盒子本身要有一定的美感,包括遥控器。小米作为国内电视盒子的抢先者,遥控器做得就还可以,至少做到了一种简洁美。另外,屏幕上的界面作为用户视觉上最能频繁接触的落点,也显得至关重要。小米盒子类metro的操作界面要我看来就有许多改进空间。
不过在真正变成家庭娱乐中心这等高端大气上档次的货色之前,针对现在市场上的智能电视设备最好先处理好使用上呈现贴出来的问题,例如怎么用一个简约的遥控器玩植物大战僵尸,或者是如何执行更加便捷的搜索任务,毕竟不能触摸的屏幕上的交互方式跟我们现在大多数智能设备相比是有差异的。
应用在哪里?
上面一节提到的可用程度或美观程度针对的是盒子本身,现在则要对有可能支撑起盒子未来的app做个观望。
在过去逾五年的时间里,app阶段性地战胜了web,成为智能设备的渠道赢家。这对电视机来说其实是一项利好,因为没人会用40英寸或更大的屏幕浏览网页,但是应用程式就不同了——在一台高清电视上玩植物大战僵尸,听上去还挺有趣的。那么可以猜测,在app于智能手机端大肆繁衍的今日,盒子们会成为它们理想的下一居所。
这就得让开发者们适应并兼顾大得多复杂得多的屏幕(或许更现实的情况是单独开发TV版应用),以及与手机和平板完全不同的交互方式(注意那个遥控器)。那天我在小米盒子里兴高采烈地点开网易公开课的图标,结果我了个去,快把遥控器按爆了也死活找不到让视频全屏播放的方法。
所以,app的数量和质量都是我们的关注点,在这方面,盒子们要做的是引导和把关。
或者真相是要有更多的颠覆??
所有上面的猜测以及判断,均建立在对传统电视与数字电视、普通电器与智能设备的基础之上,换言之,是用智能手机颠覆传统手机的事件去嵌套电视机的发展。不过,在苹果操家伙干翻诺基亚之前,谁又能知道iPhone是怎样一款手机呢?或者在盒子的故事里,有着用其他不同方式颠覆的使命也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