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西柚取名后

Categories 谈天说地, 随心所欲

上周始,西柚酱有了一个受法律承认的名字。

要说给宝宝起名字,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从出生前开始——特别是预产期前的两个月里——就开始间断性地琢磨思考,不过就好比是在某次重要的考试里要啃一道分值很高但没有十足把握的题目,尽管也有过一番翻来覆去地考究,终究未到最后一刻,还是没有决心拍板的。

幸而在周六晚上探讨出一个让我和老咪一致地眼前一亮的名字——其蓁。于是乎“为避免夜长梦多”,赶紧就给“一拍即合”,“大事成矣”了,难免落下一种“拍脑袋决定,拍胸脯保证”的即视感。

在这里首先要告诉大家,名字既然搞定了,我跟老咪是绝不会“拍大腿后悔,拍屁股走人”的。更何况我们对女儿的这个名字是真的十分满意。

But, why?

Q:取名字过程中考量过哪些问题?

A:正如上文所述,取名不易。偶然间想到或是看到几个有意思的可将之用以取名的字眼,也总是会有好些个理由让人觉得依旧美中不足。正因如此,在这个过程中我也试图将每次零星的想法中碎片化的意见整理出来,尝试着梳理出若干相对系统性的规则作为参照的指导:

  1. 文字含有美好的寓意;
  2. 尽量符合新时代以及未来更长时间内的审美;
  3. 尝试用典;
  4. 简约或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5. 音韵有声,平仄有调;
  6. 避免华而不实;
  7. 尽量避免生僻字;
  8. 适度避免大量重名;
  9. 尽量避免谐音(包括本地方言读音)容易引起的误导。

显而易见的,前5条是正向引导,后4条则是否决性的参考。

这其中有一些规则是几乎所有人给宝宝取名时都会考量的标准(比如规则1),有一些则未必。有一些规则显然性地与其他一些规则相矛盾,比如3和7; 也有一些规则似乎与其他一些规则比较容易产生冲突,比如4与8……没有关系,取舍博弈本就是此间乐趣之所在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在内心深处,其实对于以上所有规则都分配有一个权重,用以处理规则之间难以面面俱到甚至是相互冲突的情况。比如规则6在我们手里就有着一票否决权,在看过太多哗众取宠的当代取名之后,我和老咪不谋而同地决定,要坚决地贯彻履行。再如规则3,在我的心中其实占据有很高的分值。

另外,对于单双名的抉择,我也下定了一条简单好用的规则:若用典,则单双皆可;非用典,则一定采用单字。

Q:说一说高权重的规则6和规则3?

A:规则6源于对当代社会上遍地开花的取名方法的一种单纯的抵触。目之所及之处,皆有大量盲目堆砌美好意味的文字组成一套名字的做法,私以为这许多看似美好的词藻之下,无法遮掩当代人普遍审美不足,立意快餐化的事实。几个看似充满寓意的字放在一起,并不能改变内涵空洞的本质,正所谓“华,而不实”,反倒是体现了某种消极处世的作风,草率地成就了孩子一生的名字。

如何在秉持规则1的基础上避免这一类情况?规则3和规则4皆为方法。个人更希望通过规则3,即采用用典的方式来达成。

在最初的想法中,我尝试着在《庄子》、《楚辞》、汉乐府诗以及唐宋诸代的浪漫主义诗歌作品中寻求,无外乎是希望将某种自己一直所向往的汪洋恣肆的浪漫主义情怀赋予其中。俗话说书到用时方恨少,尽管今天的互联网技术可以随意翻阅、检索各种古文献,还是不免因自身的素养不够,难以迅捷地取用,效率并不是很高。

如今有戏说取名可循“男楚辞,女诗经”之法,我觉得就挺好。《诗经》、《楚辞》虽不能称中华文学史上最靓丽的语言,却是这个文明的长河中较早追寻文字美感的代表。比起后世《洛神赋》之类的华丽,以“风骚”来引经据典更具有返璞归真式的美学意义。

因而宝宝的名字最终来源于《诗经》,也就不足为奇了吧。

Q:为什么是这个名字?

A:引用《诗经》中《桃夭》中“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一句,实际上最早是孩子她妈老咪同学提出的。

”是老咪记下备用的多个单名之一。周六,老咪又提出“叶蓁”的双名方案。所以严格说来,老咪是宝宝最终定名的初创作者与首功功臣。

之后,我们考虑到“叶蓁”一名太“满”,以及容易引人误读孩子母亲姓氏为“叶”,我就顺势将句中的代词“其”字作了替换——“其蓁”——拿捏了几下,两人都说好,就这么定了。

Q:这个名字好在哪儿?

A:回头看上面的九条规则标准,“其蓁”一名至少在我们的心中符合1、2、3、5、6、8共六条,舍弃了4与7两条。规则9也还过得去,并没有特别大的歧义(即便以为是“奇珍”,也是一个褒义词)。

对于一个女孩儿而言,这个取自诗句的名字既有着字面所呈现的缤纷意象,也蕴含着饱满生命力的寓意。

读音上,姓名三字均为上声,平仄上属三声皆平,工整有序,波澜不惊。

蓁字虽稍显生僻,但经过查阅,此字收录于GB 2312字符集内,也就是说国内几乎所有中文系统和软件都支持该字,故而不属于理论意义上的生僻字;纵使日常中会有许多人不认识,念错写错,好歹看成是一种为“文化”所做的牺牲吧。也是基于这一点,加上姓氏之后,想必很难出现与他人重名的情况了(可查询到的浙江省范围内并无重名)。

Q:为什么不改将看似平淡的“其”字以更具含义的“琪”、“祺”或“骐”字替代?

A:其一,如若替换,免不了又落入规则6所极力避免的的窠臼中。

其二,“其”字为代词,本身字义较弱,笔画不多,放在两个字义饱满又有着诸多笔画的字中间,平衡首尾两边,同时也起到意象上的过渡作用。大自然中起伏的山峦缘何秀丽?正因为其既有山峰的高耸,亦有山谷的低缓,连绵不定。艺术上无论绘画、摄影、电影乃至音乐,都讲求“留白”,虚实结合,详略得当,方能创造出理想的意境。气势较弱的“其”字摆中间,也是希望营造出这样的一种效果。

如此这般,希望这个名字能够传达出我和老咪所共同探讨的审美观,即规则2所表达的目的。

Q:还曾有过哪些备选的名字?

A:“童谣”是一个不错的单名方案,言简意赅,毫不谄媚,可惜重名情况有些爆表。

双名中,曾有一个反复揣摩过的“泠然”,语出自我最想取材的《庄子》中《逍遥游》一篇:“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非常符合我心中浪漫主义情怀的预期。然而这个名字最大的问题是显得中二了。

其他的,现在回想起来,无足挂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