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了冯骥的微博推荐之后,下载了DeepSeek。
第一时间竟不知道该跟它聊点什么。毕竟近来都在凡尘俗事中浮沉,思维也随之困于桎梏,日渐狭隘。
许久后,想起此前随大流聊ChatGPT时,尝试令其为我解释复杂的哲学概念。遂如法炮制,让DeepSeek阐释一番对“形而上学”的理解。
DeepSeek以一种简约却饱含深意的打字机效果展示了它“深度思考”的过程。
在我看来,虽只是一种呈现方式,与这款大模型诸如开源、联网、免费等等优点相比或许算不上什么,但对于广大普通用户而言,绝对可称是一种技术主义“神迹”的显现。它以直观的形式让对话者感受到它思考过程所带来的冲击——富有逻辑的思维方式,以及对前后语境的首尾兼顾。
讽刺的是,很多真的人类反倒不具备这般逻辑思维。
正如意料中的那样,DeepSeek输出了一段通俗而凝练的解释。
应该这么说,在阐述的质量上,辗压诸路自媒体的瞎讲;在教化的效果上,胜过许多严谨的学术性论述。
“形而上学或许没有标准答案,但它迫使人类直面最根本的困惑——就像站在悬崖边凝视深渊,而深渊也在凝视我们。”
DeepSeek用这么一段陈述作为结束语。
听多了智械危机的说法之后,很难不去怀疑它是否正巧妙地用尼采的方式双关——我在使用和审视大模型,AI何尝不是在观察和了解我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