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的较量

Categories 凿壁借光
a still from Spotlight
《聚焦》剧照

第88届奥斯卡金像奖落下了帷幕,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凭借《荒野猎人》中的演出,如愿以偿获得影帝桂冠。小李子执念数载,终献鸡汤的表现,『让世界失去了一个把玩多年的梗』,一时成为热门话题。在国内,由于迪卡普里奥成名较早,拥趸众多,愈加使得关注度颇为高企。而最终捧得最佳影片(以及最佳原创剧本)的《聚焦》反倒显得黯淡了许多。

一部由事实改编的学院派作品,故事的主人公是传统纸媒记者们……这听上去好像有点老派的感觉,但是这并不妨碍它成为我心目中一部好看的电影。

宗教和伦理

有人的努力让世界『失去』一个梗,也有人努力地挖掘只为世人『找回』一些被隐藏住的罪恶。前者是个乐呵乐呵的玩笑,后者却是个残酷非常的故事。

后者就是《聚焦》所呈现的一场关于道德的较量。

《聚焦》的背景是在世纪更迭时期美国东海岸的波士顿——这是我最近观看的影片中第二部由发生在波士顿的犯罪事实所改编的故事。之前一部是约翰尼·德普主演的《黑色弥撒》,讲述了七十年代波士顿黑帮的事情:帮派火拼,警匪勾结……许多类似的黑帮片中都能见到的套路。

《聚焦》比《黑色弥撒》更深刻并且触及社会某处麻筋的原因,不仅是因为所发生的年代更接近今天,更是在于《聚焦》涉及了人类社会伦理道德的层面,何况掀起黑幕之后,违背伦理,猥亵性侵儿童的撒旦竟赫然是整个天主教会。

一直以来,正统宗教即是人类社会举起伦理纲常大旗的号召者与卫道士,在构建自身合理性的同时将自身塑造成为信众们的精神导师。天主教在基督教世界中所处的本是相对传统、保守的位置。美国东海岸的波士顿,由于历史上接纳了大量爱尔兰裔为主的欧洲移民(《黑色弥撒》中德普的Winter Hill就是爱尔兰人帮派,《聚焦》中也有提到爱尔兰裔法官判教会败诉令人吃惊的细节),天主教徒众多,因而在教会的纵容下,受害波及之广,体系沦陷之深,令人咋舌。

大批的神父涉事猥亵性侵儿童的罪恶,对于或多或少由信仰所支撑的社会而言,无异于伦理之城的自我沦陷。无论怎么衡量,这都将是掀起巨浪的重磅炸弹,而揭发丑闻全貌的人们,无疑是对教会的精神权力系统当头下了一记棒喝。

无冕之王

本片的片名『聚焦』,同时也是故事中新闻团队的名称。这是我看的第二部迈克尔·基顿主演的影片(上一部是去年奥斯卡最佳影片《鸟人》),也是最近看的第二部由马克·鲁弗洛主演的电影(上一步是《再次出发》)。很巧的是,这二位在以上三部电影中饰演的都是各自职业中的偏执工作狂。

他俩所共同出演的《聚焦》内,这份偏执属于新闻记者行业。

在许多美国电影中,我们能在主题鲜明的题材影片里——也或许是我自己选择题材观看的喜好导致的——看到职业化程度很高的警察、特工、军人、医生、律师、商人、科学家、政府文员,讲述记者故事的并不多见。《聚焦》展示了这一行里传统大型纸媒记者职业化的若干面貌。

围绕『聚焦』小组的新闻工作,影片叙事非常紧凑,同时清晰而有条理,因而即便是在观看这样一个颇有些纪实型的故事,也会被随着一步步挖掘而抖落出来的更强烈戏剧冲突所吸引。

在面对如此一出Big Story,以及从中不断被掀开的道德沦丧,『聚焦』团队成员也流露了作为普通人和普通记者所下意识的想抢大新闻、关心自己家庭、怒不可遏等等心理——这也正是故事真实性的理想体现,而在个人情感基础上辅以职业的采写编,对所涉工作内容的执着挖掘、展现,才得以将事实的荒诞、丑陋、罪恶展示在光照之下,并最终引起全社会的共鸣,推动事态发生转变。

私以为马克·鲁弗洛是片中表现力最强的演员,快节奏语速、说完话撇嘴和拎上挎包就走的习惯都彰显了这位名叫迈克尔·雷泽恩迪斯的记者所拥有的一份偏执。

而最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细节,则出自于布莱恩·达西·詹姆斯所饰演的记者马特·卡罗尔。他在调查过程中愕然发现自己所住社区内就存在一名有犯罪嫌疑的神父,深夜时分匆匆穿过街道,小跑到那家治疗中心门口并惊讶地望着它。回到家,他急忙在冰箱上给自家孩子留下警告,要他们远离那家机构。在经历长时间的工作,最终『聚焦』的深度报道付梓后,卡罗尔在清晨的第一时间将一叠报纸扔在社区治疗中心门口,好像长出了一口气一样,扬长而去。

瑞秋·麦克亚当斯也有不错的出演,我没有进行着墨仅仅是因为某人一再渲染她为我的『女神』。不过我确实挺喜欢麦克亚当斯的。:-P

如何看待传统

宗教,总是最容易令人联想到传统的事物。拘泥保守,不知革新,是尤其像我们这样没有信仰的人为宗教贴上的标签。在黑暗的中世纪,宗教势力的存在确实立下了诸多阻碍人类进步的路障;然而在现代社会,宗教淡出政治生活后,其中关于伦理道德的朴素思想又在社会建设上贡献良多。天主教会作为广大信徒精神世界的伦理卫道士,却在二十世纪末的美国这样一个民主化、法制化的国家里,在教会体系的体制性腐朽中大范围深尺度地犯下难赦的罪恶,实在很难让人不去反思宗教这样一种传统事物在现代社会应当以怎样的方式去存在。

再看看『聚焦』所依附的《波士顿环球报》,及其所代表的纸媒,在今天也大可称其为『传统媒体』了。距离《聚焦》讲述的故事过去快二十年了,互联网冲击之下,传统媒体安身立命的领地越来越狭窄,被取而代之的可能性每年都在大量提及。也许再过一段时日,我们真的就不需要一份报纸,可是谁又能忘却白纸黑字印刷了一整版对开版面的深度专题报道这样一种传统事物曾经给我们带来的深度理解和思考呢?又有哪一种方式能比马特·卡罗尔将刚从印刷机上下线的报纸扔在坏神父所在的社区治疗中心门口更解气呢?

所以传统并不能定义善恶,就像新生事物一样。善恶取决于人类如何利用它们,以及产生了如何一个影响和效果。传统不值得人们盲目地去拥护它,就像它不需要人们盲目地去摒弃它一样。

奥斯卡金像奖也是如此。这样一个极度专制化和学院派的传统的奖项近来几年已饱受诟病,但是关注电影的人每年依旧会有所期待,毕竟奥斯卡也为许多像《聚焦》这样的好电影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能量场

奥斯卡能将这个年度的最佳影片大奖颁给《聚焦》,大概也有因为《聚焦》提供了一个美式民主法治主旋律正能量的因素。但这部片子也确实触及了天主教会这个世界性权威势力的关节,好莱坞在这一点上显示了自身左派的一面。

我本人是传媒系新闻学出生,但平时往往对周遭的新闻环境嗤之以鼻。今天既写了这篇文章,不免有做一次美分的嫌疑。但是看完《聚焦》那一会儿,还真有些为记者『无冕之王』的头衔自豪。哎,我又自我加戏了——我可真从没做过新闻行业。

除了新闻媒体,影片中也不乏幸存者、律师、社会学者等等在强大反面势力下依旧坚持抗争,这是在为这个社会注脚,也是在构建一个符合影片主旨的能量场。